在中國醫療器械行業,通常一項創新類醫療技術是由歐美傳到中國,全球知名醫療器械生產企業憑著高舉高打的策略占領高端市場,獲取高額的利潤回報。
隨著時間的推移,有更多的醫院使用這項創新的醫療技術,若干年后,這項創新技術的被國產醫療器械生產企業所掌握,創新技術成為常規技術以后,會吸引近百家國產醫療器械生產企業進行低價傾銷,逐步占領市場份額。
凡是持續打價格戰的都是小企業,生存都很艱難,想盡辦法把產品質量做得稀爛,更稀爛,以便把價格做低,更低,筆者王強認為他只會這一招。
而全球知名和國產知名醫療器械生產企業不打價格戰,是以專家,學術,技術創新,品類管理,Z優性價比等競爭優勢來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來驅動市場。
進口醫療器械要比國產醫療器械的價格高百分之七十以上,已經得到醫療器械行業所有人的認同,衛計系統和招標機構(招標時分進口組和國產組),醫院,進口醫療器械和國產醫療器械的生產廠家和代理商。
目前國產DR成交價在三十萬左右,而同樣配置的GPS的DR成交價在二百萬左右。國產骨科創傷產品一套鎖定板(一板八釘)中標價在五千元,而進口骨科創傷產品一套鎖定板(一板八釘)中標價在九千元。
國外知名醫用耗材的全國總代理發出告知函中規定:經銷商只能在供貨價的基礎上以10%毛利潤率向醫院供貨,否則醫院可直接向全國總代理訂貨。
經銷商只有10%的毛利率能生存嗎?筆者王強給出的答案是:無法生存,沒法做。
10%只能維持配送,而不能做產品推廣,沒有費用的支撐怎么能維護好醫院的關系?更容易被國產品牌給搶去,畢竟拼價格是國產品牌的強項。成都醫療設備維修
更何況大多數醫院的結款周期越來越長,半年,十個月,有些東北的醫院一年才結款一次,有些地方的醫院還有返利的要求。
如有侵權請聯系站長